【解说词】主题馆流线及展项·二层(5)
时间:2014-09-05 00:59 来源:贤母园 点击:

孙策、孙权的母亲吴氏,东汉末年破虏将军孙坚之妻。
据《会稽典录》记载,孙策在治理江东的时候,一次功曹魏腾因为违背孙策的主张,孙策想要杀了他。士大夫们忧虑惊恐,但想不到办法救魏腾。吴太夫人知道后,靠在一口大井边说,孙策刚征服江南不久,还没有完全成功,应当对贤士以礼相待,忘却他们的过失而凭他们的功劳加以录用;又说魏腾于公并没有错,如果孙策杀了他,日后众人都会背叛;最后她说,如果孙策不听她的话,她就投井自尽,以免看见日后众叛亲离的下场。孙策大惊,只好放了魏腾。
后孙权继承父兄基业,吴太夫人又辅佐年少的孙权治理军国大事,对巩固孙氏父子在江东的统治起到了积极作用。孙权自立为吴国皇帝后,被追尊为武烈皇后。
五代
孟昶的母亲
孟昶,五代后蜀末代皇帝,为宋所灭。执政之初,颇有政绩,但此后沉于享乐,生活腐败,声色犬马。孟昶之母李太后,对此很是忧虑,常常劝诫他应任用贤能,勤理朝政。孟昶不听劝诫,败于宋军,投降后被押解至开封,七日后暴死。李太后闻此并不哭泣,把酒倒在地上说,孟昶不能为国家社稷而死,贪生怕死,而自己苟活至今,原是为了能教导他,现在孟昶死去,自己何必活下去。于是绝食而亡。
孟母李氏大气凛然,仁厚刚烈,言行令人肃然起敬。

李承乾的母亲
长孙皇后,小字观音婢,河南洛阳人。仁寿元年出生,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,13岁嫁李世民,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。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,“玄武门之变”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,之后拜太子妃。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。先后为李世民生了三子四女,李承乾、李泰、李治、长乐公主、城阳公主、晋阳公主、新城公主。贞观十年崩。谥号文德皇后。上元元年,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。

宋神宗的祖母
北宋仁宗赵祯无子,太宗曾孙赵曙继位为英宗,尊赵祯第二位皇后曹氏为太后。英宗早逝,长子赵顼继位为神宗,尊曹氏为太皇太后。神宗执政较为激进,支持王安石变法,并想出兵燕蓟,曹氏常因此劝诫他。苏轼因写诗获罪,曹氏又谏言,仁宗殿试取中苏轼兄弟时,曾说是为子孙们找到了两位宰相。从诗句中搜寻过错,即使有错也是小错。她希望神宗仔细审查,不可冤枉好人而伤中和。神宗听劝,苏轼也因此得以免罪。
神宗祖母曹氏性情慈俭,处事有道,用心辅佐三代皇帝,功在社稷。

耶律善哥兄弟的母亲
耶律善哥、耶律铁哥兄弟的母亲姚里氏,是耶律留哥之妻。东辽国建立时,受封王后。留哥死后,治理辽东七年。1226年成吉思汗还师,姚里氏携儿孙参见并奏请留哥长子耶律薛阇袭爵。成吉思汗表示,薛阇跟随自己建功立业,已成为蒙古人,可令善哥袭爵。姚里氏却说,薛阇是留哥前妻所生嫡长子,善哥是自己所生,若立善哥,是利己而蔑天伦,不可为。成吉思汗赞叹姚里氏贤德,重赏她,并令薛阇袭爵,善哥等入朝为官。
姚里氏贤良能干,光明磊落,不为己谋权,公正对待诸子,道德高尚。

明成祖兄弟的嫡母
明成祖朱棣兄弟的嫡母马氏,明太祖朱元璋发妻。马氏自奉节俭,宽厚仁爱,对待子女一视同仁,细心教导,始终如一。朱元璋登基后,令大儒李希颜教导诸王子。李希颜执教严厉,如有不受教者,照样打骂不贷。朱元璋看到朱棣等人头上的伤痕,大为恼火,有意要处罚李希颜。马氏听闻直言劝谏说,用圣人之道来教育孩子,本是教师的天职,天底下哪里有家长却要发怒惩罚老师的?朱元璋听从劝谏,下令封赏李希颜。
成祖嫡母马氏慈惠贤明,待人以宽,责己以严,常能劝谏朱元璋,更教导出了众多优秀的子女。《明史》中赞其“母仪天下,慈德昭彰”。

顺治帝的母亲
十三岁时与姑母一同嫁予皇太极,皇太极称帝后封为永福宫庄妃。崇德三年生福临,尊为皇太后,史称孝庄文皇后。崇德七年,自荐诱降明蓟辽总督洪承畴,促进清兵入关。皇太极逝世后,六岁的福临(顺治)继位,迁都北京,尊孝庄皇后为太后。帮助年幼的顺治消除了多尔衮对帝位的威胁。她打破惯例,把孔有德之女当作宗室郡主看待;又把和硕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,起到拉拢汉军将领的作用。顺治去世后,八岁的玄烨(康熙)即位,尊为太皇太后。尽力教养幼主,帮助康熙一举粉碎了鳌拜集团。康熙在平定三番之乱时,她拔出宫中金帛予以支持。并多次把宫中节省下来的银钱赈济灾民。她的节省家风影响到康熙、雍正两朝。 
康熙二十六年崩逝,享年七十五岁;葬昭西陵,雍正、乾隆累加谥,最终谥号为: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。
7、近现代著名母亲
(1)文字介绍;
近代中国,积贫积弱,封建主义的深重束缚,帝国主义的百般欺凌,造成了民生多艰、万方多难的局面。于是推翻封建王朝、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,就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主旋律。在立国梦、建国梦、强国梦的指引下,中华儿女不断谱写着波澜壮阔的诗篇,而千万个现代贤母则不断奏响了抑扬顿挫的和弦。
祭母文
毛泽东
呜呼吾母,遽然而死。寿五十三,生有七子。七子余三,即东民覃。其他不育,二女二男。育吾兄弟,艰辛备历。摧折作磨,因此遭疾。中间万万,皆伤心史,不忍卒书,待徐温吐。今则欲言,只有两端。一则盛德,一则恨偏。吾母高风,首推博爱。远近亲疏,一皆覆载。皑恻慈祥,感动庶汇。爱力所及,原本真诚。不作诳言,不存欺心。整饬成性,一丝不诡。手泽所经,皆有条理。头脑精密,劈理分情;事无遗算,物无遁形。洁净之风,传遍戚里;不染一尘,身心表里。五德荦荦,乃其大端。合其人格,如在上焉。恨偏所在,三纲之末。有志未伸,有求不获。精神痛苦,以此为卓。天乎人欤,倾地一角。次则儿辈,育之成行。如果未熟,介在青黄。病时揽手,酸心结肠。但呼儿辈,各务为良。又次所怀,好亲至爱。或属素恩,或多劳瘁。大小亲疏,均待报赉。总兹所述,盛德所辉。必秉悃忱,则效不违。致于所恨,必补遗缺。念兹在兹,此心不越。养育深恩,春晖朝霭。报之何时,精禽大海。呜呼吾母,母终未死,躯壳虽隳,灵则万古。有生一日,皆报恩时;有生一日,皆伴亲时。今也言长,时则苦短,惟挈大端,置其粗浅。此时家奠,尽此一觞。后有言陈,与日俱长。尚飨!1919年10月8日